变化一:考试科目
新增音乐、美术、信息技术。
变化二:考试内容
统考 科目 | 改革 之前 | 改革 之后 |
---|---|---|
语文 道德与法治 历史 | 人教 教材 | 部编 教材 |
外语 | 课程 标准 + 听写 能力 | 课程 标准 + 听说 能力 |
数学 物理 化学 | 课程 标准 | 课程 标准 |
体育与健康 | 任选 三个 项目 | 必测项目: 男子1000米 (女子800米) 或游泳 (二选一); 选测项目一: 体能项目; 选测项目二: 运动技能项目 |
考核 科目 | 改革 之前 | 改革 之后 |
---|---|---|
地理 | 课程 标准 | 课程 标准 |
生物 | 课程 标准 | 课程 标准 |
音乐 | 不要求 | 重实际技 能的考核 |
美术 | 不要求 | 重实际技 能的考核 |
信息技术 | 不要求 | 重实际操 作的考核 |
历史科目明确纳入统考科目。
变化三:考试方式
考试科目 | 改革之前 | 改革之后 |
---|---|---|
语文 数学 地理 | 闭卷 笔试 | 闭卷 笔试 |
道德与法治 历史 | 闭卷 开卷 笔试 | 闭卷 开卷 闭卷&开卷 笔试 |
外语 | 闭卷 笔试 + 听写测试 | 闭卷 笔试 + 听说测试 |
物理 化学 生物 | 闭卷 笔试 + 实验操作 | 闭卷 笔试 + 实验操作 |
体育与健康 | 现场考试 | 体质测试 + 现场考试 |
注:体育与健康考试在初中每学年进行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在九年级时进行3个项目的考试,其中“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或游泳”作为必测项目,另外选择体能及运动技能各一项进行现场考试,并当场给出成绩。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3个科目要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考试项目和形式由各市自行确定。
变化四:考试时长及分值
# | 考试科目 | 分值 |
---|---|---|
1 | 语文 数学 外语 | 120分 |
2 | 道德与法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 100分 |
# | 考试科目 | 考试时长 |
---|---|---|
1 | 语文 | 120分钟 |
2 | 数学 外语 | 90分钟 |
3 | 物理 历史 | 80分钟 |
4 | 道德与法治 地理 化学 生物 | 60分钟 |
注: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及理化生实验操作(理化生各科目可分别考试,也可合在一起考试)各科(项)满分值、考试时长由各市自定。其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分数不低于每门科目考试总分的10%。
道德与法治科目考试时间压缩了20分钟。
变化五:成绩呈现
考试科目 | 改革之前 | 改革之后 |
---|---|---|
语文 数学 外语 体育与健康 | 分数 呈现 | 分数 呈现 |
道德与法治 物理 化学 | 分数 呈现 + 等级 呈现 | 分数 呈现 + 等级 呈现 |
历史 地理 生物 | 分数 呈现 + 等级 呈现 | 分数 呈现 + 等级 呈现 |
音乐 美术 信息技术 | 不作 要求 | 分数 呈现 + 等级 呈现 |
以分数、等级综合呈现形式开始成为主流。
时间表 | 具体城市 | 新中考时间 |
---|---|---|
第1批 试点城市 | 韶关 汕头 | 2020年 |
第2批 试点城市 | 广州 深圳 佛山 中山 东莞 湛江 | 2021年 |
第3批 实行城市 | 惠州 清远 珠海 阳江 梅州 肇庆 河源 揭阳 云浮 潮州 江门 茂名 汕尾 | 2023年 |
专家点评
对于新印发的《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办法》,专家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一起来读读专家们的点评吧!
专家点评1
符合学生成长和教育发展规律,
扭转中小学应试教育倾向
中山大学 冯增俊教授
当前,我国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期,由于社会大发展的需要,要求人们转变教育观念,要求教育在充分发展人的个性的同时,必须培养出不仅能够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而且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各方面人才,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对综合型人才的需要。同时,我省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已经全面普及,高中录取率不断提高,95%以上的初中毕业学生都能进入高中阶段学校学习,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接近40%。标志着“买方市场”已逐渐形成,公众对高质量、个性化教育的主动选择已经取代了单纯的升学需要。教育质量标准更加多元,学校发展更加多样,教学更加重视个体和个性发展,教育治理更多引进家长和社会的参与。而且考试与学生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中考的对象是大部分是14-16 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心智并不成熟,还远没有定型,属于其人生的“关键期”,过早对学生发展定性,不利于学生长远健康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体现在教育和考试招生上,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努力做到让考生和家长满意,让他们通过考试制度的改革体会到更多获得感。
但是一直以来,由于传统考试观念的束缚,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考试招生过分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采取“精英”选拔模式,采用雷同的单一分数选拔标准。学生在招生时总被排成“座次”,高中招生就会变成有限科目和所谓“特长”同质化的残酷竞争。造成初中学校教育成为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关注升学和少数尖子生,忽略了大多数学生,存在“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学生群体性偏科与知识面的窄化严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以及教师的教学压力也会日趋严重,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和有个性发展等目标难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考试招生制度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逐步淡化传统“中考”作为选拔和分流高中学生的功能,不能过分强调选拔出个别的所谓的“尖子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选拔为主转变为以促进发展为主,从关注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转变到关注全体的大众化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选拔国家和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初中学考)不同于以往的选拔性考试,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水平性考试,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基本水平。它适应教育普及和发展的需求,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出发,将以甄别与选拔为主的常模参照性考试,改变为课程标准参照的“水平考试”考试,强调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这个设计淡化了考试选拔的功能,在考试科目上,强调全科开考,引导师生重视每一门科目的教与学,解决学生过度偏科问题,使学生在初中阶段受到全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逐步形成核心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考试内容上强调提高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内容,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杜绝偏题、怪题,突出实验操作,难度比现行的初中学业考试有所降低,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在成绩呈现方式上,采用分数、等第等多种形式呈现,有助于克服“分分计较”的现象,传递素质教育导向。在成绩使用上,改变将考试分数作为招生录取的wei一依据,扭转应试教育对初中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负面影响。
总之,初中学考改革,可以促进初中学校克服唯分数论的思想禁锢,积极端正办学方向,树立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转变,调动每个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教育回归本质。从而实现从“以分数为中心”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实现从“以选拔为本”向“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转变,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素养,使学生快乐习,健康成长,给每一个学生未来更多的可能,推进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既可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又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最终适应教育和社会发展对才人的需求。
减轻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
而有个性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会长、广州中学校长 吴颖民
此次《初中学考实施办法》颁布,旨在通过建立健全初中学考制度,充分发挥对基础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促进初中学校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可谓亮点多多。
一是实行全科开考,有利于打好共同基础。当前,不少初中学校和学生为了得到好的中考成绩,拿到高分,对计入中考成绩的科目比较重视,而对不计入中考成绩的科目相对不太重视,存在“中考考什么,学校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功利化倾向,学生学习偏科或学习兴趣衰退,造成学生知识结构不完整,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不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按教育部的要求,将国家规定的全部科目全部列入考试科目,可以促进初中学校重视每一门课程,将每个学科的课时开足,教师配齐。落实国家课程要求,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学生严重偏科现象,促进初中教学回归“奠基功能”,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俗话说,考试是“指挥棒”,如果一些科目不列入考试,教师和学生可能会忽视这些科目的教学和学习,全科开考就是要让学生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增加的科目都是教育部规定的,全科开考不等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事实上与现行大部分市的初中学业考试相比,只是多了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3门科目及理化生实验操作而已。这有利于纠正应付、挤占、停上音乐、美术等课程的现象,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利。只要学校开足开好有关课程,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活动,就能考出理想成绩。
二是改革考试内容和命题,符合学生的天性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初中学考实施办法》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确定命题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从考试源头避免用高难度知识选拔学生。同时重视活动课程。将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目和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考试范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改革对初中教育改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各种实践活动能够得到更好实施和科学合理的安排,有利于学生打好学习基础,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将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的发展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时间和空间,综合素质评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是改革考试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允许选择实行开卷、闭卷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减少单纯记忆。提出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重视理化生实验操作,从以前的“一考定乾坤,只拼纸和笔”转向“关注平时,关注实践”,让学生在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中平衡发展,对引导学生重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有积极作用。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学生在考试中有展示特长和潜能的机会,可以促进学校面向全体,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是改革分数呈现和招生录取办法,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初中学考面对的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初中学考涉及的科目众多,如果所有科目都以学生考试分数衡量,都纳入招生总成绩,过度强调甄别选拔,势必给学生带来更多压力。《初中学考实施办法》鼓励采用分数+等级或仅用等级呈现分数和的招生录取办法,更加强调全面性、基础性,且允许各市结合实际选择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的考试科目,既可以避免出现分分计较,增强了考试的选择性,又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备考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同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规划人生,促使学生发展个性特长。
我认为,《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坚持育人为本、导向教改。推行初中学考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同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促使学生发展个性特长。各学校在贯彻时必须审时度势,认准方向,主动适应。努力引导学生文理兼修,培养兴趣,发现和发展特长,丰富人文底蕴,提升科学素养,为高中阶段发展打牢学业基础,也为未来人生成长做好更扎实的准备。当然,全面推行初中学考并不简单。提高命题质量,合理的设计计分方式等,都需要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学考真正起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专家点评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适应初中学考改革要求
广东第二师范原副校长、广东实验中学原校长 郑炽钦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的精神,广东省教育厅根据广东省义务教育的实际情况和高中阶段学校教育改革的趋势,制定并颁布了《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配套文件,《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实施,将对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公平、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特点、优点很多,主要体现在:一是确定了考试科目涵盖《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科目,有利于保证初中教学的基本质量。二是确定了“注重体现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质、实践能力”为特征的各学科考试命题内容,增强命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初中学科教学质量。三是增加了理化生学科实验操作作为考试内容,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四是确定了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及其计分比例,有利于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考试负担。因此,我认为,《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科学性和合理性相结合、创新性和稳妥性相交融的好方案。
初中学考的实施,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适应中考改革带来的变化,我建议初中学校从如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确保《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有效实施。
一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教育要牢牢围绕素质教育这个重点引领学生往这个目标发展。要进一步破除唯分数论,改变应试教育观念。不断强化知识的超前学习和反复训练,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很可能得不偿失、适得其反。要注重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丰富学生的学习、实践经历,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要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学校要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不能压缩道德与法制、理化生实验操作、音美体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避免学生存在的偏科现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知识、育能力、长觉悟”相统一,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要特别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手段的改革。因为初中课程关系到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培育和职业生涯选择,是高中阶段乃至大学阶段的人才培养的基础,任何学校、任何教师对此都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教育改革和学生管理措施,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促进广大初中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知识面更宽,能力素质更加全面,让学生扬长避短,发展学生优势特长。为高中阶段学校教育(包括职业高中教育)奠定宽厚扎实的基础。
四要加强教学条件特别是实验教学条件的保障。根据《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要求,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实验室建设、实验器材和设施配备等方面,全面满足实验课程的教学需要。学校要开足开好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的实验课程,实现由不开设实验课程到开设实验课程的转变,实现由老师演示实验到学师生共同动手实验的转变,实现由单一的网络展示性实验到网络展示性实验与师生操作性实验相结合转变。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操究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应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
五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加强校长和教师培训,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淡化应试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和学科专业水平,努力培养既能讲好课与又能做好实验“双师型”理化生教师,要努力培养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能力。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并把握所授科目的育人价值,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质轻负,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和抱负,从小打牢文化基础,发展核心素养,锻炼生存能力,掌握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和品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习近平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以积极态度和实际行动,开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适应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对初中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要求。
专家点评4
决策科学民主、
鼓励改革创新
华南师范大学 王世伟副教授
2018年是广东中高考改革的攻坚之年,广东省教育厅颁布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现了以下鲜明特点:
一是紧跟教育改革潮流,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改革政策。广东省教育厅在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务院、教育部、省政府等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制订实施办法,既与国家和省上位文件保持了一致,深入落实国家教育政策,也充分发挥广东先行先试大胆探索的精神,勇于在相关领域进行改革探索,为其他地区改革积累经验乃至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着眼于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关注关键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高,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明确提出:避免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通过中考改革引领中学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改革考试内容,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的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际等的联系。改革考试方式,避免了单纯以笔试作为考核方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实行笔试、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引导初中教学关注学生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关键能力的提高。上述不仅有助于选拔全面发展的优xiu人才,也为学生未来个人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树立了正确的导向。
三是评价内容与方式新颖,积极探索多元评价的方法。《初中学考实施办法》鼓励各地结合学科自身特点,探索多种评价方式。英语增加口语,理化生增加实验;鼓励有条件的市仅以“等级”呈现成绩。道德与法治、历史可采用闭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或开卷的方式,物理、化学和生物3个科目实行闭卷笔试和现场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形式考试,信息技术、音乐和美术3个科目采取多元化、过程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以上评价内容与方式大都是之前没有实行的,本次改革立足多元评价的理念进行教育评价改革,具有创新意义。
四是鼓励改革创新。《初中学考实施办法》鼓励各地结合区域实际勇于改革创新,引导各地敢于突破旧有经验做法的束缚,积极向先进地区学习,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充分考虑不同地方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改革,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同时努力发挥试点地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五是决策程序科学民主。《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广泛调研,数易其稿,在制订过程中,不仅通过深入基层征求学校、教育部门意见,还通过网络、微信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收集到民众比较集中的重大意见之后,广东省教育厅还组织专家一起研究、论证,对原方案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调整,认真回应民众诉求。
政策答疑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办法》(简称《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已于昨日公布。今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召开新闻通气会,相关负责人就记者提出的有关初中学考问题进行答疑。
一、什么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目前全省各地初中学考与中考均是合二为一吗?与过去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有何不同,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初中学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设置的,由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
目前全省各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两考合一的考试;在实际操作中,虽然也考虑了衡量学生毕业条件的因素,但更多考虑的是升学的因素和选拔的功能,大部分试题是以常模为参照的,主要属于选拔性招生考试。初中学考是以《课程标准》为参照的“水平考试”,强调更加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命题,重点考查学生完成学业的情况,难度比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有所降低,杜绝偏题、怪题,有利于减轻学生备考的负担和压力。初中学考具有多重功能,一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二是作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参考指标;三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从表面上看,全面设置考试科目似乎加大学生负担,如何厘清两者的关系?
答:按教育部的要求,初中学考实行全科开考。全科开考可以引导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每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避免“不考不教”,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逐步形成核心素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科开考不等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事实上与现行大部分地市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相比,只是多了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3门科目及理化生实验操作。增加这些科目的考生,将有利于纠正应付、挤占、停上音乐、美术等课程的现象,对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为防止过分加重学生负担,这次改革对初中学考进行了综合设计。
一是要求突出能力与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减少需要大量记忆和重复机械练习的内容,杜绝偏题、怪题。
二是要求“学完即考”, 有些科目考试安排在初二进行,分散集中考试的压力。
三是探索笔试、面试、口试、实验操作、技能测试等多种考试形式和方式。
四是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成绩,克服分分计较、过度竞争。
五是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中,没有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允许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与健康科目之外,选择其他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没有纳入的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六是要求初中学校对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施进行相应改革,从源头上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压力。
七是拓宽和扩大中高职贯通的通道,增加初中毕业生直接升入高职院校的途径和方式,减少竞争压力。
三、考试的科目及形式是哪些?
答:按教育部的要求,实行全科开考。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全部列入考试科目。初中学考文化课考试以笔试为主,各科考试结合学科特点,探索与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相结合的方式,并可实行开卷、闭卷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减少单纯记忆。力图通过改革,促进学校面向全体,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初中学考成绩如何在招生录取中使用?
答:《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提出除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体育与健康4个科目之外,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鼓励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个科目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初中学考实施办法》要求各市要根据夯实基础、文理兼顾、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平衡、负担适度、稳妥推进的原则,确定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及其计分比例。具体实施办法由各地市制订。
五、我省初中学考制度改革的时间和进度是怎么安排?2018年启动试点的市有哪些?9个科目全省组织命题,会从明年开始吗?
答:按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我省初中学考必须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目的是尽早改变过去的常模参照的选拔性考试,实行真正的标准参照的水平性考试。不过初中学考全面落实的时间,即初中学考所有科目开考时间及采用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即实施依据初中学考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的改革)的时间,各市是不同的。我省采用的是试点先行的办法,也就是说2017年启动试点的市,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考,从2020年起开始实行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2018年启动试点的市,从2018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考,从2021年起实行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其他市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考,从2023年开始实实行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
2017年启动试点的市是汕头、韶关。2018年启动试点的市是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湛江等。明年全省只组织地理和生物2个科目的初中学考命题,其他7科从2020年开始组织。
六、正式发文稿和之前征求意见稿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答:正式发文稿针对公众对征求意见稿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作了充分的吸纳,主要是对容易产生误读误解的文字表述作了相应修改,使得文件框架结构更清晰、文字表述更严谨。
政策解读
一、什么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与过去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有何不同,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初中学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7~9年级,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和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7~9年级,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设置,由地级以上市(以下简称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考试。具有多重功能,一是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二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引导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过去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是学生毕业和升学两考合一的考试,除少量试题是衡量学生毕业条件外,大部分试题是以常模为参照的选拔性招生考试。初中学考是完全以《课程标准》为参照的“水平考试”,强调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命题,试题试卷的整体难度适当,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杜绝偏题、怪题,难度比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有所降低,有利于减轻学生备考的负担和压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为什么要建立健全初中学考制度?
答:我省中考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健全初中学考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考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公平科学、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完善初中学考是《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中考改革指导意见》提出的要求,是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政策之一。《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充分考虑到15~16岁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实际,将常模参照的选拔性考试改为标准参照的水平性考试,注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实施以后,坚持全科开考,保证了学生打好基础,确保基本教育质量;减少记忆和机械训练式的题目,采取等级计分和分数计分等多种计分方式,从考试内容和技术上减轻学生负担。
进一步推进初中学考改革是我省深化教育教学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实施对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主要目标是逐步建立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wei一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初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
三、《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是如何形成的?
答:为制订《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和《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我厅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早在2015年,我厅就积极开展理论研究。推动将《中等教育考试改革研究》纳入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重大项目,经批准获得2015年度“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资金项目”。该课题坚持有利于开展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拓宽升学渠道的基本原则,研究了中考改革的实施方案,为我省制定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该课题已于2017年顺利结题。2017年,我厅成立了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长景李虎任组长的《中考改革实施意见》文件起草领导小组和厅党组成员、省考试院院长王斌伟为组长的文件起草工作小组,制订了《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和调研方案,明确了制定《中考改革实施意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进度安排、工作分工和保障措施。为做好《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制订工作,我厅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研究。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经过几上几下,广泛深入地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深入到相关县市区、初中和高中学校,听取教育行政部门、师生的意见;同时,先后组织多个调研组到浙江、江苏、上海、山西、山东、北京、天津等省市区学习借鉴中考改革先进经验和具体做法。文件初稿形成后,专门征求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起草小组根据国家和省考试招生改革有关精神,结合我省教育工作和考试招生工作实际,制订了《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并于2017年底发布。2017年8月底召开座谈会,征求了广州、深圳、佛山和韶关市教育行政部门对《中考改革实施意见》配套文件《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初稿的意见建议。10月书面正式发文征求各地级以上市(以下简称市)的意见建议,再次修改文稿。2018年3月下旬,再次修改文稿。4月9-21日,通过省教育厅考试院官网、官微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对《初中学考实施办法》的意见,引起了很大反响。到5月11日,该推文的官微阅读量为7.95万人次,官网阅读量为1428人次,收到邮件1120份、官微留言1839条。4月19日在广州召开《初中学考实施办法》专家论证会,来自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教授以及广州、深圳、韶关、中山、佛山、东莞市的教育行政、考试、教研部门的专家及高中、初中的校长及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单位)负责人共27人参加了会议,专家们对《初中学考实施办法》进行充分论证、详细评议及风险评估,通过了专家的论证。在此基础上,全面汇总、分门别类梳理、逐条分析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对《初中学考实施办法》再次进行完善,形成送审稿,报省政府法制办通过了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
总之,《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是根据教育部《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和省教育厅《中考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制订的,经过了科学严谨周密论证,并采取问卷调查、网络意见征集、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充分听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公众及专家等各方意见,对各种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基本上予以吸收和采纳。制订过程符合《重大行政决策工作制度》调研起草、修改完善、征求意见、开展专家论证等规定,程序合法。
四、初中学考改革的原则是什么?
(一)育人为本、导向教改
《初中学考实施办法》通过建立健全初中学考制度,充分发挥对基础教育的引领和指导作用,与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向和要求全面对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正确育人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育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和特点,着力解决“唯分数论”问题,更加强调全面性、基础性,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促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加强省级统筹,给地市留足应有的自主权
一方面加强省级顶层设计,贯彻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落实省的政策要求,明确全省各地市共性的要求,加强管理;同时考虑到了教育发展水平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和差异性,给予各地一定的自主权,便于各市结合实际,建立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考试制度,使政策的实施具备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条件。
一是在考试命题和方式上,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个科目考试,逐步由各市委托命题过渡到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命题,各市组织实施。
二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目及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由市命题并组织实施,考试时间由各市根据课程教学进度统筹安排,考试方式、每科卷面满分值、考试时长等由各市自定。
三是各科考试成绩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市仅以“等级”呈现成绩。等级划分及细化、成绩转换或转移办法、成绩合格认定标准等由各市制定。随迁子女和社会考生报考初中学考的办法等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及本地实际制订。
(三)统筹兼顾,系统改革
《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是贯彻落实《中考改革实施意见》的配套文件,与上位文件一脉相承,同时注重与中考改革文件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文件的协调,注重发挥初中学考对初中教育教学质量检测和诊断功能以及对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正确导向作用。
(四)鼓励先行试点,积极稳妥推进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和我省的实际,充分考虑大多数师生的承受能力和群众的接受程度,我省中考改革实行试点先行,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分项目分步推进。让基层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必要的调整,积极稳妥可行。各个项目的启动时间是不同的。按照教育部的总体部署,初中学考必须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即2020年毕业生)开始实施,目的是尽早改变过去的常模参照的选拔性考试,实行真正的标准参照的水平性考试。采用新的命题方式,降低考试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不过初中学考全面落实的时间,即所有科目开考时间及采用依据初中学考成绩、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和机制(以下简称“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时间,各市是不同的,各市可以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条件等进行选择。
因此《初中学考实施办法》采取的措施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利于全面推进我省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符合大多数师生的利益,最da可能维护了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可以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不会引发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群体之间的攀比,不会给群众带来过重的经济负担或者对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过多不便,不会对各地、其他行业、其他群众带来负面影响,出台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五、初中学考开考哪些科目?如何处理“全科开考”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关系?
答:按教育部的要求,实行全科开考。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全部列入考试科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门课程,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每门课程,打好共同基础,避免发生严重偏科,确保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
从表面上看,全面设置考试科目似乎加大学生负担,但从本质上看,学习负担主要体现在考试的难易程度上,而不在于考试科目的多与寡。初中学考科目均是国家所规定的应教、应学的课程,由于考试命题实行的是课程标准参照的“水平考试”,衡量的是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比过去的侧重选拔的初中学业考试难度有所下降。而且,初中阶段的学习处在夯实基础的阶段,如果过早地、人为地限制考试科目,好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考试负担,但是却忽视了学生在其他非考试科目上的发展。此外,有些市还允许学生选择个别计入招生录取的科目,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对自身短板的焦虑会有所减轻。为防止增加学生负担,这次改革对初中学考进行了综合设计。
一是要求提高命题质量,突出能力与素养导向的命题方式。过去,由于试题内容涉及较多需要大量记忆和重复练习的题目,挤占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学生负担较重。《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考试命题要基于课程标准,强调渗透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培养和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突出能力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增强与学生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走出来,给学生留出更多时间发展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二是要求“学完即考”,分散集中考试的压力,也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三是在成绩呈现方式上,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等级”呈现,克服分分计较、过度竞争。
四是在中考招生中,允许学生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与健康科目之外,按文理兼顾、负担适度等原则,选择其他科目作为“录取计分科目”。没有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高中阶段学校录取成绩的科目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教学要求,考试成绩合格即可。
五是允许各地可针对不同学科的性质和特点,确定具体的考试方式和方法。
六是要求初中学校对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施进行相应改革,从源头上减轻学生的备考任务,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压力。
七是扩大了中高职贯通的通道,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相应地也减少了中考的竞争压力。
通过以上措施既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偏科,又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备考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因此,推行初中学考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同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可以让学生安心于全面发展,打好共同基础,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兴趣,发现和发展特长,丰富人文底蕴,提升科学素养,为高中阶段发展打牢学业基础,也为未来人生成长做好更扎实的准备。随着初中学考推进范围的扩大和力度的增加,它将会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学习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各地和学校在贯彻时必须审时度势,认准方向,主动适应。坚决纠正一些科目 “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不良倾向,坚持“全面开课”、“均衡教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关注重点从“分数至上”转向“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努力引导学生文理兼修,培养兴趣,发现和发展特长,丰富人文底蕴,提升科学素养,为高中阶段发展打牢学业基础,也为未来人生成长做好更扎实的准备。
六、初中学考的考试方式是怎样的?
答:初中学考文化课考试以笔试为主,各科考试结合学科特点,探索与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相结合的方式,并可实行开卷、闭卷或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减少单纯记忆。力图通过改革,促进学校面向全体,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考试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地理等科目实行闭卷方式;道德与法治、历史等科目实行闭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或开卷方式;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目实行闭卷考试与实验操作技能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每个科目两项考试成绩合并计算作为学科总成绩;体育与健康实行现场测试方式;信息技术、音乐和美术3个科目采取多元化、过程性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之所以道德与法治、历史2个科目由各市决定采用闭卷、开卷与闭卷相结合或开卷的方式,是因为道德与法治、历史考的既有应知应会的常识,又有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卷考试可以通过加大题量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而闭卷考试则可以通过改变题型的方式减轻学生记忆量,如多设一些材料题,让学生判断、推理、分析,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两种考试各有其优缺点,由各市决定更符合实际。
七、初中学考考试时间如何安排?
答:各科目考试时间依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及“学完即考”的原则确定,以利于分散集中考试的压力。原则上安排在学年末学科教学结束时进行,学生按《课程标准》修完某学科后,方可取得该科目的考试资格。
具体为:八年级下学期结束时考试科目为:生物(含实验操作)、地理;九年级下学期结束时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其中委托或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的科目的考试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举行。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考试日期由各市自行确定;音乐、美术等科目考试时间安排在相应课程结束时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市确定,学校实施。这一安排可以减少学生在九年级集中备考的门数,分散学生备考负担。初中学校要根据课程教学要求,统筹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合理指导学生选择参加考试科目及数量。
八、初中学考成绩如何呈现?
答:初中学考涉及的科目众多,如果所有科目都以学生考试分数衡量,势必给学生带来更多压力。《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根据各门科目的性质及计入中考录取总分的情况提出了不同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一些科目的成绩仅用来判断是否能够达到初中毕业的水平,可以采取合格/不合格的计分方式,达到合格即可通过;一些科目作为选拔升学的标准时,可以使用分数作为考试结果;如语文、数学、外语、体育与健康科目一般以分数形式呈现,其他科目可以分数或等级呈现及合格与不合格等多种形式呈现。等级划分及细化具体办法由各地市规定;鼓励仅以“等级”呈现,避免学生分分计较、过度竞争,适度减轻学生学业和考试压力。
九、初中学考成绩如何在招生录取中使用?
答:《初中学考实施办法》没有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科目。在录取计分科目的构成上,语文、数学、外语是基础学科,具有基础性和工具性,统一作为录取计分科目。
此外,为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要求将体育与健康科目纳入录取计分科目,并要求满分值权重不低于录取总分的8%。在语文、数学、外语以及体育与健康4个科目之外,要求各市根据夯实基础、文理兼顾、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平衡、负担适度、稳妥推进的原则确定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录取科目及其计分比例。至少将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和化学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鼓励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6个科目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科目。同时要求各市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每门课程的课时、课程容量等为主要依据,将纳入招生录取科目的各科卷面原始分按一定比例折算为招生录取分数。没有作为招生录取的初中学考科目考试成绩合格即可,并在综合素质评价中予以具体反映和体现。
因此,推行初中学考既可以防止群体性偏科,又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备考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同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可以让学生安心于全面发展,打好共同基础,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选择、规划人生,促使学生发展个性特长。
十、我省初中学考制度改革的时间和进度是怎么安排?
答:按教育部的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我省初中学考必须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考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公平科学、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目的是尽早改变过去的常模参照的选拔性考试,实行真正的标准参照的水平性考试。采用新的命题方式,降低考试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不过初中学考全面落实的时间,即初中学考所有科目开考时间及采用新的招生模式和机制的时间,各市是不同的。我省采用的是试点先行的办法,也就是说2017年启动试点的市,从2017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考,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依据初中学考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的改革;2018年启动试点的市,从2018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考,从2021年起开始实施依据初中学考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办法的改革;其他市从2020年入学的初中一年级新生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学考,从2023年开始实施基于初中学考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办法改革。
十一、初中学校如何进行课程和教学管理改革适应初中学考制度改革的需要?
答: 初中学考制度改革,对初中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各地要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严格执行校历,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特别要开齐开足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严格落实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要求。
二是加强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兴趣,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学会选择,规划人生。
三是要深化课程改革,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水平,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让每个孩子不掉队,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确保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四是加强教学条件保障。加强初中学校校长和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在设施设备、师资配备等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满足新的教学需要。
十二、如何确保我省初中学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
答:一是继续加大对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的扶持力度,使各学校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和校长、教师的配备及其待遇大致均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鼓励集团化办学、优质名校“托管”、对口帮扶,以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下乡,促进城乡之间、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努力办好每所学校,提高所有初中学校办学积极性,确保教育公平。二是是优化初中学校的质量评价体系,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测。加强对初中学考结果的研究与分析,做好教学反馈与指导,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基础教育的质量评价和指导体系,改革偏重知识的评价体系,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保留率、课程开全率、学生负担情况等纳入考核、督导评估的内容,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三是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四是继续加强财政保障。各级财政继续加大对学校的支持力度,确保学校发展的合理需要。
转载于网站